縫紉機發展概況 遠古時代,人類的祖先為了生存,已經能用骨針縫合獸皮用以御寒,成為最原始的服裝。服裝的制作由手工到采用機器,其間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歷史,先后出現了銅針、鋼針,服裝面料也有了織造的棉布和絲綢,但直至18世紀末,縫紉一直是手工作業。
, @. m, s' _& c9 a9 T17世紀中葉,由于蒸汽機的發明,英國的紡織工業開始了產業革命。1733年飛梭織布機的發明,推動了紡織工業機械化發展。紡織從小規模的家庭副業生產逐步轉變為大規模的工業生產,使勞動生產率成倍地增長。這樣一來,棉布產量迅速提高,給服裝制造業帶來了新的矛盾,手工作坊式的服裝制作已無法適應紡織業高速度的發展以及人們對新式服裝的需求。這就需要服裝生產也來一次革命,用機械來代替笨拙的手工操作??p紉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的。
) D7 l; q5 i: H4 @2 n1755年英國人查爾斯-F.魏森塔爾(Charles.F.Weisenthal)在改進手工縫紉方面初次獲得成功。他首先發明了一臺機針穿線孔在針中間的縫紉機,并取得了發明的專利權。
( K) k' f8 F9 j; X+ F1770年,英國人羅伯特·奧爾索普(Robert.Alsop)發明了專門用來縫制衣服邊緣的鏈式線跡縫紉機。同年,英國人托馬斯·遜特(Thomas Saim)友明了手擺鏈式線跡縫紉機(這臺機器現在還陳列在英國倫敦的科學博物館里)。. E8 K. Q, q+ P R8 {7 }
1807年,奧地利裁縫約瑟夫·馬德斯珀格(Joseph Madersperger)第一次發明了直線縫紉機,這種縫紉機首次使用了針尖帶孔的機針。
) G- ]' }# t0 }* N1829年,法國裁縫巴特勒米·蒂莫尼埃(Barthelemyrnummoruer)發明了一臺能滿意地縫紉鏈式線跡的縫紉機,于1830年在法國取得專利,并于1831年制造了80臺,他雇用了80多個女裁縫為法國軍隊縫制軍服。當時縫紉機的工作速度為每分鐘100針,后經兩年多的改進,縫紉速度提高到每分鐘300針。
; N* R+ {4 w/ Y) A1834年,美國紐約工人沃爾特·亨特(Walter Hunt)與他的弟弟合作,發明了針尖帶孔的鎖式線跡縫紉機。這種針尖帶孔并使用雙線的鎖式線跡縫紉機的發明,是縫紉機發明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突破。由于這一突破,縫紉機才得到了順利的發展。- |' a9 B3 P+ m% {' u: h
美國棉紡織工人伊利埃斯·豪(Elias Howe)模仿亨特的發明,從1839年開始,經過四年多的艱苦努力,于1843年研制出一臺手搖式鎖式線跡縫紉機,機器的工作速度達到了300針/分。由于縫制的線跡整齊美觀,當時人們對他的發明評價很高。這項發明后來又經三年的改進,在1846年取得了專利。至此,具有真正實用價值的縫紉機誕生了(豪是世界上鎖式線跡縫紉機的最早發明者)。
" Q+ B) P2 v2 e3 G1848年,法國人西蒙納在木制機架縫紉機的基礎上研究改進,制成了金屬機殼的縫紉機,并在英國獲得了專利。# S! w' I* D9 r" U" b3 K/ B! R( I
1849年,美國人阿倫.B.威爾遜( Alan.B.Wilson)與另一位美國人侯以拉合作,發明了旋梭和他的縫紉機,縫速達到每分鐘600針。這種帶有旋梭的縫紉機的發明,是縫紉機史上的第二次突破,因為有了旋梭才有可能使鎖式線跡縫紉機的速度不斷提高。$ [! ?' L4 Y: Q
1849年美國的兩名裁縫發明了雙線鏈式縫紉機,該機上面有直針與下面彎針交織而成的鏈式線跡。
% R3 ~0 R# J: X! T從1755年到1832年可以說是發明縫紉機的前期歷史。在這期間,發明者大都未考慮到縫紉機針的穿線孔應在針頭部位這個關鍵。即使使用了針頭帶孔的機針,也未真正重視和推廣,這是當時縫紉機不能投入使用的癥結。另外,在這個時期內所發明的縫紉機都是鏈式線跡縫紉機。
' f$ |+ k& ?! x4 I* V6 _" p/ [在1834年到1849年短短的十幾年當中,縫紉機的發明進入了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人們創造了穿線孔在針頭的縫紉機機針,創造發明了旋梭,出現了鎖式線跡縫紉機,從而為縫紉機的使用奠定了基礎。
/ h5 d C& }/ {& X' _' K但是,從1755年到1849午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里,形形色色的結構簡易的縫紉機連同它們的發明者未遭好運,由于歷史原因,許多可喜的發明沒有被人們所接受。然而,這些勤勞聰慧的發明家們用心血和汗水為人類進步所進行的大膽、不屈不撓的嘗試,永遠載入了人類發展的史冊。
6 I7 V$ j, _6 s9 w3 h1851年,美國“勝家”公司在伊利埃斯·豪發明的手搖式鎖式線跡縫紉機的基礎上,首批生產了具有實用價值的鎖式線跡縫紉機200臺,并投放市場,揭開了縫紉機發展史的新篇章。
* {0 m+ z' N$ C4 I7 O9 Q- c他們首先將曲線往復的針桿機構改成直線往復運動,并采用直針。勝家的機器下面有和豪相同的梭子,不同的是將手搖式改為腳踏式。在此基礎上,他們又研制出挑線機構。經過改造的縫紉機,能得到連續縫紉的鎖式線跡,成為當時最先進的縫紉機器。艾薩克·勝家取得專利權,隨之成立勝家縫紉機制造工廠。5 d2 e2 p; y+ v F8 i
1856年,第一臺生鐵縫紉機機架誕生,并通過皮帶將腳踏動力傳遞到機頭。; \$ G7 k9 ^; V
1859年,美國人古德斯和米勒( Goods&Miller)發明了單線包邊線跡縫紉機。1860年,雅各布·斯坦納(Jacob Steiner)及羅斯(I.M.Rose)發明了雙線包邊線跡縫紉機。. W8 \. W+ U S+ D! K
1880年,美國人埃瓦爾德·霍爾姆斯( Ewald Holmes)發明了針桿可以擺動的曲折線跡縫紉機。由于這種縫紉機的機針能相對于縫料前進方向橫向擺動,因此,這是縫紉機結構的一個轉折,成為各種特種縫紉機發明的起點。1882年,美國人約翰·凱瑟(John Kay-ser)在曲折線跡縫紉機的基礎上,先后研制出釘扣機、鎖眼機、刺繡機等專用特種縫紉機。截止剄曲折線跡縫紉機的出現,縫紉機的基本結構和線跡都已具備,以后的發展 a$ |* c9 r% `: P! q
主要是性能和速度的提高了。1897年美國人約瑟夫·梅羅(Joseph Merrow)發明了三線包縫線跡縫紉機。這樣,19世紀末期各類縫紉機的改革和新式縫紉機的出現,為今天的縫紉機研制奠定了雄厚的技術基礎。7 ?9 I2 Z+ w6 R/ c2 ?
1859年包縫機問世,至今已有近150年的歷史,產品更新換代已先后經歷四代:
% Q. k6 T2 k& V/ j. i. U第一代:1890-1905年美國梅羅公司60型和友寧公司15400型,它是針桿垂直式,上下彎針左右擺動,且前后移動,最高轉數1800針/分鐘。
+ g; v7 ?% V" _' U第二代:1910-1920年美國勝家公司81型(即我國GNl-1型)中速包縫機,針桿傾斜23度,上下彎針左右擺動是通過一組曲柄球連桿組件傳動的,最高轉數3000針/分鐘。
" r0 F3 ?. ]9 q, B第三代:1940-1960年,美國勝家高速包縫機246型,友寧公司39500型,意大利利滿地327型等,針桿傾斜20度,上下彎針分別由二組曲柄球連桿分離傳動;最高轉速5500針/分鐘,外注或飛濺式自動潤滑。
6 _" q6 V. |. k0 W+ x. q第四代:1986年日本大和公司AZ系列、飛馬公司EX系列等超高速包縫機。第四代包縫機,常常用同一種殼體和不同的零部件能派生出不同縫速的系列產品,如:A26500、AZA8500,最高轉速分別為6500針/分鐘、8500針/分鐘;EX包縫機最高轉速已達10000針/分鐘,內注或強制式自動潤滑。
8 F% U1 g4 v! j9 ]' J* \5 g現代縫紉機向高速化、自動化、節能化發展的趨勢日益明顯。20世紀60年代,平縫機、包縫機縫紉速度達到2500—3000針/分鐘;到了20世紀80年代以后,平縫機達到5000~ 5500針/分鐘當屬正常速度;而包縫機的縫速已經達到6000~7000針/分鐘,更有部份超高速包縫機的縫速已高達8000至10000針/分鐘。
# h6 ]7 c. c) ^3 ^# E* d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縫紉機的發展進入了高潮。除美、英、德、法各國已大量生產外,蘇、意、捷、日等國也相繼引進并開始成批生產??p紉機的推廣和使用,使世界服裝工業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H* T" p' ?4 l) @
20世紀70年代,由于電子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微型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縫紉機工業又獲得了新的生機,縫紉機進入了光、機、電、氣一體化高速電子時代。8 g- }% t8 g, ?3 `& M
|